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理科专题报告会启迪学子前行之路

2021-05-15 10:20 曾青瑶

5月13日,由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主办,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理科专题报告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5位大会优秀论文获得者作了主题报告,让聆听者受益匪浅。

“生活中,雨线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道路上的状况,使得驾驶员在驾驶中变得非常危险,也限制了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如此,在重要位置的摄像头也可能因为雨线的影响无法提供清晰图像,进而让警察对犯罪分子的定位以及交通事故中的责任认定产生影响。”报告中,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蒋太翔从现实意义出发,带来的主题报告“雨线去除:从方向稀疏先验到方向深度先验”指出了图像去雨的必要性。随后,他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去除图像雨线的张量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框架的算法来求解模型,保证了去雨图像的清晰度。

蒋太翔的讲解吸引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梁琪,她不停地赞叹着师兄在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科学研究上的造诣,“蒋师兄用专业所长解决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让我深受启发。数学非常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也要努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向他看齐,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上以更加精进的算法应用到生活场景中,为行业服务。”谈到学术分享,蒋太翔表示:“虽然同学们所学专业不同,但报告里提及的多个问题是我们时代发展中需要多关注和解决的,可以带给大家更多思考,帮助大家开阔眼界,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来找我交流探讨。”

报告会上,大咖们是分享者,同样也是聆听者。听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谢天作的“站在终点看木质素合成过程”主题报告后,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蔡璐璐主动上前添加好友。“今天是来分享也是来学习的,谢老师针对漆酶催化机制的研究在食品加工、污染物降解、生物检测等方面应用广阔,今后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上有新的碰撞。”蔡璐璐热情邀请对方来自己的实验室参观交流。致力于重大疾病靶向纳米药物研究的她,此次带来了“程序性靶向递药促进血脑屏障跨膜转运改善小鼠模型老年痴呆症”的专题报告,其中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潜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的靶向治疗手段也让谢天称赞,“如今我们提倡学科交叉共融,今天我也听了其他老师的报告,虽然不是每一次交流都能找到交叉点,但也能影响我在今后的研究中主动去贴合、去产生联系,找到与之相关的契合点,让研究成果辐射得更加广泛。”

“原来荷叶不会被浸润是因为表面具有疏水性。”“两颗尖对尖钻石组成的对顶砧装置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压强。”“对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又有了新视角。”……报告会现场,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研究员王德辉带来的“固液界面材料研究及其应用”专题报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夏娟带来的“利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调控二维材料的物理特性”专题报告、成都大学研究员赵克雷带来的“病原菌群体感应系统与慢性呼吸道感染”专题报告在师生中热议开来。电子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题报告在基础前沿交叉研究领域拓宽了师生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将在大会引领下加强人才培养、做好科技创新,鼓励更多学子勇攀学术高峰。

阅读下一篇

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工科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5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的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专题报告会在川重启。当日,大会工科专题报告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出席会议并代表主办方致辞。报告会上,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副总地质师李宇平、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谭俊杰、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赵锐、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沛轩、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王俊5位大会优秀论文获得者作主题报告,为参会人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