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科技共融·文化互鉴”为主题的国际创新合作与人才交流活动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灵犀汇企业家俱乐部成功举办。活动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匈牙利(天津)代表处与灵犀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中东欧、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天津本地科创企业、科研机构和投融资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协同与人才交流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发展新机遇。
搭建平台:共促国际科技交流新格局
活动中,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子刚在致辞中表示,天津市科协始终立足天津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快构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服务平台。当前,天津全市上下正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下一步,天津市科协将持续推进海外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建设,健全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创新项目在津落地,积极探索民间国际科技交流与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深化合作:推动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会上,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天津代表处首席代表矫超简要介绍了协会的发展概况及三大核心业务,并重点介绍了协会在匈牙利自主建设并运营的欧陆科技产业园。他表示,协会将立足在中东欧的实地运营经验和合作伙伴关系,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天津企业“走出去”,以及优质创新项目“落得下、发展好”提供政策对接、资源链接和全周期服务支撑。灵犀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惟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与中东欧的创新合作,推动优质科技项目落地天津,助力构建“科技出海、文化融通”的合作新范式。活动现场,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匈牙利(天津)代表处与灵犀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及人才交流等方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为天津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示成果:释放全球创新合作新动能
在项目展示环节,来自斯洛文尼亚、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带来了多项兼具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托马斯·阿蒙,斯洛文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卢布尔雅那大学教授,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下一代生物医学可视化平台》;胡景元,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生态水力学与水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联合主席,展示了《纳米吸附系统:基于多孔材料设计的可持续环境解决方案》;马马达蒙·阿卜杜洛,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教授、前科研与国际关系副校长,带来了《提升运输系统能效与降低环境影响:液压机与汽车应用研究》;刘天保,亚洲科技企业家与创新者协会会长、马来西亚测绘大学教授,分析了《中国企业科技出海东南亚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代表就项目落地可行性进行了务实探讨,现场互动踊跃、对接高效。
本次活动由中东欧中国科技交流协会组织,邀请多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家来津开展务实交流,是一次小而实的国际科技对接。活动促进了中外专家与本地企业、机构的面对面沟通,也初步展现了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的服务效能。下一步,天津市科协将持续完善集聚区功能,支持更多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在津开展项目对接与人才互动,推动民间国际科技合作稳步走深走实。
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6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