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第35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在郑州成功举办。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军、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新华、四川省石油学会理事长姜鹏飞出席并致辞,世界石油大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李鹭光作大会总结。
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等油气田企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重庆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以及研发机构的230余家单位8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本届年会以“天然气赋能低碳未来 智汇绿色能源新格局”为主题,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邹才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谢玉洪等13位业内专家作主旨报告。专家围绕“‘十四五’天然气技术进展与‘十五五’发展展望”核心议题开展深入专业的学术交流,旨在凝聚智慧、促进创新,加速构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年会设置主会场、青年科技圆桌论坛、分会场报告、展板论文交流以及技术成果展五大部分。会议共征集550篇科技论文,分会场演讲论文245篇。
年会首次创设的“青年科技圆桌论坛”,采用交互式、对话式的新型会议形式进行,是学会探索打造“一流科技社团”的创新举措,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体系,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观点碰撞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天然气领域科技发展与人才梯队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会议期间同步开展了三个配套学术活动,包括:NGIB 全国编委、行业专家发展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会刊“《天然气工业》2025年度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表彰,石油工业出版社《解码能源》学术著作发布会。
来自《天然气工业》《Natural Gas IndustryB》《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石油勘探》《石油科学通报》《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断块油气田》《钻采工艺》《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新疆石油地质》《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nergy Geoscience》《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天然气与石油》《Petroleum》《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际石油经济》《中国海上油气》《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天然气技术与经济》《石油科技论坛》25家学术期刊专业人员出席会议并组织专题稿件。
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是四川省石油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联合打造的高端学术会议品牌,近四十年来,年会凭借前瞻性、专业性、国际化,已成为了业内首屈一指的学术交流平台,成功构建了“主会场聚焦高端前沿,分会场赋能青年成长”的立体化交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