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25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成都正式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刘旭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教授付小兵,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徐斌,四川省医学会会长沈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春盛、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学忠等领导及全国知名急诊领域专家齐聚蓉城。

本次大会以“急诊数智革新——后疫情时代的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4个分会场、15场workshop和培训、60个学术专场、13个卫星会,2位院士到会发表主旨演讲,专题发言共581人次,主持275人次,参与讨论的专家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大会着力推动急诊医学数智革新、大平台建设领域有关国家政策和规划的落地实施,旨在加强社会急诊资源整合和协同推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急诊急救学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临床医学总体水平,加快急诊急救学科建设,亟需急诊急救大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开幕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表示,十四五期间,卫生行政部门在急诊急救领域采取多项举措。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诊救护要求;二是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其他学科基本的协同,共同建立急诊急救的大平台;三是不断改进急诊工作,启动提升患者体验行动,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优服务。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徐斌教授表示,“在急诊医学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急诊急救医学研究取得新成就和新成果”。
四川省医学会会长沈骥教授表示,每当四川发生地质灾害,全国急诊人在党的统一指挥下,闻灾而动,紧急驰援,始终冲锋在应急救灾、对口支援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回答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重大命题,彰显了医者大爱。四川祥和的今天凝结了全国急诊人的辛苦与汗水,爱心与奉献。在此代表四川省医学会向各位急诊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指出,作为国内外医学界挑战最多、发展最蓬勃的领域之一,中国急诊医学正迈步进入急诊3.0时代。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急诊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规范急诊运行模式,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致力推动以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核心的急诊急救大平台搭建项目。本次学术盛会与全国急诊学者共享了急诊急救领域最新发展,吸引全国各地3218名代表注册参会,必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全国急诊医学诊疗水平的进步,继续以推动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为目标,为急诊医学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次会议还启动了《罗森急诊医学(第10版)》中文版编译工作,发布了《中国医生:急诊24小时》记录片预告片及《全国蛇咬伤流行病学白皮书》,启动《人民日报-健康中国.全国急诊急救大平台优秀案例征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