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于1986年~2006年期间,任湖南省科协第四、五、六、七届副主席,2006年当选湖南省科协荣誉委员。 2019年10月25日,袁隆平院士为湖南省科协建设的科技传播信息化平台的题词中写道:科普湖南,湖南人的科学顾问。 “C位”出镜 自信和实力 1986年,袁隆平时任湖南省科协第四届副主席。 1986年10月6日,长沙迎来了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湖南省科协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议,也是湖南省科协参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会上,袁隆平作了题为《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现状》的专题学术报吿,并第一次公开提出今后杂交水稻育种分三个阶段的发展战略设想: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再向“一系法”发展,这样育种程序由繁到简,能节省更多时间和种质资源,加快育种年限。这个了不起的设想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赞同,并写进了会议文件。 当时,正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发前期。如果说三系法是“经典的方法”,两系法则是中国的独创,将杂交水稻育种由“一妻两夫”调简为“一妻一夫”。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和国际水稻所的众多专家到会,还来了一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水稻专家。会上,斯瓦米纳森多次敬重地称呼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专家们在发言中也用了“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尊称。 这张珍贵的合影正是来自此次会议。长沙芙蓉宾馆前坪,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和20多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盛况空前。袁隆平端坐“C位”,微笑面对镜头,自信可爱。 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 2001年12月22日,湖南省委发出《关于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结果的通报》,袁隆平当选为湖南省科协第七届副主席。 时任省科协第七届副主席的袁隆平在《三湘院士风采录(第四卷)》寄语青少年,告诫成功的经验在于:“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2004年10月26日。” 袁隆平常常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功秘诀”,如果有的话,就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袁隆平勉励所有的年轻人,“机遇宠爱有心人,好的机会都有,但你不是有心人,没有经验、没有追求,机会就放过了。” 一堂极为难得的“科普教育课” 2008年4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里正举行着一场特别的报告会。台下的听众是湖南省科协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而台上正认真讲课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 这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学术报告会,实则是湖南省科协把党组学习中心组报告会搬到科研院所,把学习交流场所搬到科研一线。 主讲人袁隆平作了题为《杂交水稻进展简介》的科技报告,从“什么是杂交水稻,三系、两系杂交稻,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以及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杂交水稻的基础知识、研究推广情况。 这堂信息量大、科技含量高、数据丰富的“科普教育课”,引发台下“学生”极大兴趣,大家踊跃提问,台上的袁隆平一一作答、耐心讲解。 大家为有机会听取袁隆平院士的报告而倍感荣幸,更是一致认为这是一堂极为难得的“科普教育课”。 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奖的“常客” 2001年12月,由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0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位居榜首。 2003年12月30日,“2003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我省超级杂交水稻4个百亩示范片亩产均超过800公斤”等新闻上榜。 2004年12月29日,“2004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湖南省开展杂交水稻研究40年取得巨大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和‘沃尔夫农业奖’”等10条新闻上榜。 2005年12月29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支持,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2005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我省超级杂交稻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目标提前实现”等科技新闻上榜。 2006年12月31日,“2006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正式出炉,“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入选。 2008年1月3日,“2007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在长沙揭晓。“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委联合组织中央和省、市媒体连续推出袁隆平院士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袁院士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荣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等新闻上榜。 2008年12月30日,2008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在长沙揭晓。“袁隆平院士领衔开展的‘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实现突破,‘两优1128’品种专属使用权拍卖出天价,达1180万元”等新闻上榜。 2009年 12月30日,“2009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由湖南农业大学和省水稻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等新闻上榜。 2011年1月18日,201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在长沙举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上榜。 2011年12月29日,2011年 “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揭晓。“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实现超级杂交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重大突破”荣登榜首。 2015年1月1日,2014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在长沙揭晓。“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上榜。 2016年12月30日, 2016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袁隆平团队启动第三代杂交稻研究”上榜。 2017年12月28日,2017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在长沙揭晓。新闻“杂交稻研究取得新进展。超级杂交稻百亩片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达到1149.02公斤”上榜。 2018年12月28日,2018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湖南农业大学选育出机械化制种“经济型”小粒型杂交水稻”上榜。 2019年12月31日,2019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 在长沙揭晓。“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上榜。 2020年12月30日,2020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袁隆平院士团队实现普通生态区双季稻产量重大突破”上榜。 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亲手为他颁授的共和国勋章里,饱含着他一生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追求……”2019年10月28日,湖南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颁证仪式暨“爱国·创新·奉献——湖南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学用活动汇演在长沙举行,一句句致敬词响彻生动还原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模样。 袁隆平院士来到“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现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整场汇演。观众席上的袁隆平双手插拢,并自然地放在腿上,认认真真地观看着。 来到领奖环节,一身深蓝色西装的袁隆平稳重、严谨。他面带微笑,激动中透着几分冷静。他从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手中接过了那本红彤彤、沉甸甸的证书。如潮的掌声响了起来,照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新贡献 2019年9月6日上午,袁隆平院士九十岁生日和建国七十周年前夕,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小明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慰问袁隆平院士。 刘小明代表省科协向袁隆平院士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通过他向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表示慰问。袁隆平院士听取了湖南省科协近段工作情况介绍,高兴地向刘小明介绍了他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可喜的研究进展。表示要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新贡献。 一份振奋人心的新春祝福 2020年1月17日,袁隆平院士通过湖南省科协科普湖南融媒体平台给全省科技工作者送上新春祝福。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祝全省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新春愉快,阖家欢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向全省老科技工作者问好!” 2020年9月24日,久日阴雨连绵的长沙,初日放晴。这天上午,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湖南省老科协会长蔡力峰前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袁隆平院士。 蔡力峰充满深情地说,“您一直是我们省老科协的高级顾问,希望您对老科协工作多多给予指导!” 袁隆平开心地表示:“你们来了,我感到非常高兴,请代我向全省老科技工作者问好!希望湖南省老科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组织全省广大会员,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将与大家一起同行,努力实现‘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两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