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丨组织建设篇:近五年全国学会组织建设综述

2021-11-30 16:12 来源:学会服务365

为全面总结和客观展示近五年来中国科协全国学会改革发展总体态势,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在此,我们分章节对该书概要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解近五年来全国学会组织建设、业务活动和改革发展总体态势的窗口。本期聚焦第七章节的主要内容,对学会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概述。

 

07  组织建设

一、内部治理逐步规范高效

1.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及时

学会不按期换届情况已大大减少,由2015年的12个学会下降到2018年的5个学会。2019年37个应该换届的学会按期召开了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换届学会都制定了严格的会员代表产生办法,对会员代表的产生程序、职责、权利等做了明确规定。

2.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规模与功能更为完善

理事会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民主化程度增强。学会高度重视理事会的决策功能及理事的履职情况,理事不“理事”的现象大大改善。

3.自律机制不断增强

第一,加强监事制度建设,强化民主与监督机制。第二,制度建设先行,规范内部管理秩序。

4.以信息化带动组织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

第一,信息化手段日益丰富。学会微信公众号、服务号、会议系统、在线缴费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超过99%的学会有官方网站,超过89.4%的学会有会员管理系统,超过72%的学会有微信公众号。

第二,业务工作与信息化充分融合。全国学会注重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会员动态管理,整合学会会议管理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科技奖励评审系统、学会继续教育项目、智慧杏林微信服务号等信息化平台的工作。

5.负责人素质与结构日趋改善

理事长一般由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担任,136个学会的理事长具有博士学位,占比64.76%。理事长超龄现象大大减少。2019年全国学会59岁及以下的理事长占比达到44.50%,呈现年轻化态势。

实施秘书长聘任制的学会激增。全国学会中,有超过一半的学会秘书长为专职,有博士学位的秘书长接近一半。其中,2019年全国学会秘书长以男性党员博士为主,78.57%为共产党员,80.00%为男性,博士占49.05%。

6.构建全国学会与地方学会的合作机制

一方面通过定期举办秘书长联席会议促进全国与地方学会的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常态机制保障全国与地方学会的协同发展。

二、会员管理与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1.会员规模和结构呈现新的变化

(1)会员规模涨幅较快

第一,个人会员数量增长了5.60%。2019年,全国学会个人会员数量为522.7万人,比2015年的491.6万人增长了6.33%。第二,单位会员数量增长显著,五年内涨幅达25.02%。截至2019年,全国学会单位会员的数量总计为63095个,均值为300.45个。第三,权利义务对等,清理“僵尸会员”。

(2)会员结构逐渐合理

第一,男性会员比例超女性会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第二,会员类型多样化,赞助会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第三,资深会员增长了22.11%,学生会员增长了64.34%。第四,外籍会员成倍增长,但港澳台会员数量略有下降。第五,会员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事业单位等。第六,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会员比例超过六成,知识精英化色彩明显。第七,交纳会费会员占比先增后降,2019年较2015年降低了25.11%。究其原因,2015—2019年缴纳会费会员占比数量的变化与会费管理政策和科研经费政策调整有一定相关性。

2.会员发展和管理日渐改善

(1)会员发展手段多元化

突出会员的主体地位,为会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增强了学会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

(2)会员管理精细化

根据会员满意度调查表明,第一,学会内部治理起到了凝聚会员的能力。第二,会员认为学会内部治理较五年前变化最大的,是理事会的作用发挥和会员代表的产生方式。第三,会员对会员管理的满意度较5年前有所提升,会员肯定了理事会的作用,认为学会民主化程度有所提升,肯定了学会的宣传工作。

(3)会员服务满意度有所提高

根据会员满意度调查表明,第一,会员入会诉求得到回应。学会在学术交流、信息提供等核心业务方面获得了会员的认可。第二,获得学会奖励和评价的会员与学会的联系更为紧密。第三,会员对学会各项活动的满意度普遍较高。第四,会员肯定了学会的总体工作。第五,会员肯定学会对个人发展的作用。第六,会员已经向更多的人推荐学会。第七,会员认可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三、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不断深化

1.办事机构规模扩大

2019年,93个学会实行了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占全部学会的44.29%;119个学会实行了秘书长专职工作制,占全部学会的56.67%。2019年全国学会办事机构总数达到了660个,比2015年增长14.58%。

2.从业人员数量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1)全国学会工作人员的总体规模保持稳定,2019年全国学会从业人员为3714 人。

(2)专职工作人呈年轻化态势,数量增幅明显。

第一,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增幅明显,达到12.24%。第二,专职工作人员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态势。专职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7岁。第三,专职工作人员10人以上的学会达到 40.95%。第四,女性员工超过一半。

3.职业化改革进入快速轨道

全国学会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署率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上升。全国学会2015—2019年签订劳动合同率从2015年的23.73%,上升到2019年的32.44%,签订劳动合同人员数量增幅达到43.91%。2019年有从业资格的专职财务人员数量达到393人,占全部财务人员96.56%。2016年以来,学会职业化改革进入深化阶段,有的学会如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已经完成职业化改革任务。

四、分支机构发展提升内生能力

1.学会分支机构持续增长

2015年学会分支机构为3939个,而2019年分支机构则高达5344个,比2015年增长了35.67%。其中医科和交叉学科增长最快。

2.专业委员会增长迅速,占分支机构半数以上

从分支机构的类型来看,专业委员会占八成以上,反映出学会更加突出了工作细分和专业化。其中医科和交叉学科发展迅猛。

3.工作委员会数量增幅显著

2015—2019年以来,全国学会工作委员会数量增长了42.83%。2019年工作委员会数量达到767个,其中在全国学会中工作委员会超过10个的学会有11个。

4.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性程度有所提高

94.76%的学会制定了分支(代表)机构管理制度,比2015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

第一,制定分支机构管理制度。完善分支机构财务管理与服务。第二,加强对分支机构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分支机构成立的条件审核、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评估等,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分支机构开展活动发展会员。第四,加大对分支机构的监督力度,推行分支机构信息公开制度。

五、实体机构稳步发展

1. 近年来实体机构的数量持续增加

2019年,210个全国学会有96个实体机构,比2015年增加了12家,增幅为14.29%。

2.学会对实体机构拥有控股权

学会拥有的实体机构中,79个是学会控股51%及以上,占比82.29%。

3.工科学会实体机构最多

全国学会中,工科、医科和交叉科学会的实体机构较多,分别为57个(占比59.38%)、20个(占比20.83%)、13个(占比13.54%),应用型的学科贴近经济社会生活,实体机构相对较多。

六、学会经营能力提升

1.收入来源拓展,收入额不断实现递增

近5年来,中国科协全国学会总收入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17.61%。据统计,2015年全国学会收入28.24亿元,2019年全国学会收入49.59亿元,五年增长了75.60%,比 2012年增长了137.96%。

2.收入以提供服务和政府补助为主

2019年全国学会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提供服务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占比七成以上,收入总额约为2015年的1.76倍。学会在总收入不断递增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服务收入一直不断增长,学会收入结构的调整显示出学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加大。

3.业务活动成为学会最大支出

2019年,全国学会业务活动成本32.05亿元,比2015年增加15.37亿元,占学会费用支出的50%以上,是学会最大支出,而日常开支和管理成本比例则分别为1/3和1/5左右。

4.超过七成的学会收大于支

2019年能够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的学会数为8个,占比3.81%;收不抵支的学会有49个,占比23.33%;收大于支 的学会达到了152个,占比72.38%。

阅读下一篇

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关停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发力,精准打击,依法关停了2021年第七批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清除了有关关联网页。消息指出,自今年3月20日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以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已取缔的非法